一、编制的必要性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篮彩购买app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其中“三类”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2022年8月,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篮彩购买app做好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工作的通知》,并于2024年3月出台《江西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江西省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成果电子数据提交标准(试行)》,2024年8月发布《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24版)》等,一系列新的指南标准与政策要求的出台就新时期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内容。
二、编制过程
《横峰县中心城区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启动于2023年11月,开展了实地踏勘、部门对接、资料查阅等,2024年3月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启用后全面推进编制,至2025年3月,县自然资源局、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共组织召开正式汇报5轮次,期间与县直相关部门密切对接,2025年3月《规划》成果内容通过了县建口会审查,并向市自然资源局作了工作汇报,2025年4月4日至5月3日,成果内容通过县政府网站开展了社会公示,2025年4月23日,《规划》成果通过了专家评审会审查,4月29日,通过了县政府第43次常务会议审查,6月5日,《规划》成果修改完善再次向县直相关部门征求了意见。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成果包括法定文件、技术文件、附件及数据库四部分,其中法定文件包括文本和图则,技术文件包括说明和图纸,附件包括专家评审意见、相关部门意见、规委会审查意见、公众参与和政府批复等。
文本共十九章八十四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总则。明确了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范围和发展规模等。
(二)规划传导与目标定位。一是系统梳理了横峰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本次详细规划的传导内容;二是明确了本次规划范围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等。
(三)土地利用规划。一是提出了规划范围的功能空间结构;二是分单元、分类别明确相关用地的布局规模与比例等。
(四)综合交通规划。一是明确规划范围的区域交通规划,包括铁路、公路等;二是明确城市交通规划,包括确定路网体系,明确道路横断面、道路交叉口、及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与交通设施等。
(五)公共管理与共服务设施规划。逐项明确规划范围内机关团体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社会福利设施等的详细布局,包括体系、数量、位置、规模等。
(六)社区生活圈规划。一是提出规划范围的社会生活圈划分,明确了社区生活圈的设施配套标准;二是分两级生活圈体系,明确了各生活圈的设施配套。
(七)蓝绿空间规划。一是明确了规划范围的绿地系统构成;二是详细明确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及城市水系的具体布局,包括层级体系、数量、位置、面积与规模等。
(八)公用设施规划。分项提出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电工程、燃气工程、通信工程、环卫工程等的规划,包括相关设施的布局、规模及管网的布局等
(九)综合防灾规划。分项提出抗震、防洪排涝、消防、人防及公共卫生应急等的规划,明确相关设防的标准与要求、设施与场所的布局等。
(十)地下空间规划。明确规划范围地下空间的利用分区,预测利用规模及提出建设要求等。
(十一)竖向规划。提出规划范围内道路与用地的竖向标高区间等。
(十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划定历史文化保护范围,提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要求。
(十三)总体城市设计。确定规划范围的城市设计结构,提出分片区的设计指引,并对重点地段的设计提出细化引导。
(十四)城市更新。提出规划范围城市更新的策略,并就城北片区的更新建设提出细化指引。
(十五)其他非建设用地规划。明确规划范围内非建设用地的布局与规模。
(十六)耕地占补平衡分析。提出规划范围内开发建设需占用耕地的分布与规模。
(十七)地块控制。一是明确地块的编码,用地的混合与兼容利用要求;二是提出规划范围的建设容量控制、建筑高度控制,及建筑退让、停车配建、出入口控制等要求;三是明确城市“四线”控制范围与要求等。
(十八)规划实施管理。一是提出各单元的近期建设计划;二是提出规划实施的建议与措施。
(十九)附则。明确规划成果构成,规划生效及解释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