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政策解读
近日,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上饶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饶府办字〔2024〕55号,以下简称《预案》),为便于准确理解和执行应用,现就有关政策
解读如下:
一、《预案》修订背景
一是预案协同衔接需要。2024年8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西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赣府厅字〔2024〕35号)就有关内容进行了丰富和调整,为强化与上级预案协同联动,结合近年来本地区灾害特点、风险形势和历史灾情等情况,我市《预案》亟待调整修订。二是灾害救助新形势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防灾减灾救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有必要通过修订《预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对灾害救助工作的领导,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三是灾害应对新模式需要。市应急管理局组建以来,聚焦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推动我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救灾救助效能显著提升。现行预案中部分响应启动条件、响应措施存在不适应之处,有必要通过修订《预案》,进一步提高救灾应急响应效率,更好地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二、《预案》修订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篮彩购买app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上饶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全完善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受灾地区社会稳定。
三、《预案》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群众自救原则,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作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推动自然灾害应对防、抗、救一体化,实现高效有序衔接。
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遭受自然灾害,市级层面开展的灾害救助等工作。
四、《预案》主要修订内容
围绕优化响应启动指标、细化灾情信息报告、明确上饶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组织协调作用、完善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具体响应措施等内容进行了修订。总体框架与江西省预案保持一致,共分八个部分:一是总则。明确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二是组织指挥体系。以整合设立的上饶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为领导体系,明确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及办公室灾害防御和救助相关职责。三是灾害救助准备。明确相关部门灾害预警预报和做好灾害救助准备具体措施。四是灾情信息报告和核查发布。明确灾情信息报告和灾情信息核查发布具体要求。五是市级应急响应。明确四个等级响应级别启动条件、启动程序、响应措施和响应终止。六是灾后救助。明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冬春救助相关要求。七是保障措施。明确资金、物资、通信信息、装备设施、人力资源、社会动员、科技、宣传培训等保障措施。八是附则。明确名词术语、责任奖惩、预案管理、参照情形、实施时间。
五、《预案》主要特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响应启动程序、响应措施、保障措施等方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灾害救助全过程,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同向发力,为救灾救助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是强化统筹联动。充分发挥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牵头抓总、综合统筹、指导督促作用,提高“统”的综合性、权威性。同时,推动各成员单位发挥专业优势、行业优势,落实会商研判、响应启动、灾后救助等职责任务,构建统一指挥、统筹协调、涉灾部门联动、协同应对的运行机制;推动灾害救助关口前移,加强灾害救助响应与各主要灾种的协调联动,对已启动市级防汛抗旱、防台风、地震、地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响应的,经综合会商研判灾情态势,视情联动启动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健全灾害救助跟进启动机制。
三是突出响应条件优化。根据近年来自然灾害实战经验,结合启动响应的数据分析,在应急响应启动条件上进行优化。删除从未启动响应的“因灾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户数与间数”指标、降低了“因旱需救助人数占当地农业人口的比例”指标,新增“农作物绝收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指标响应”2个指标。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因灾死亡人员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完善了死亡人口信息比对机制,提出了解决部门认定意见不一致的操作方法;针对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需要较以前发生明显变化,提高救灾应急响应效率,推动灾害救助实现由“兜底为主”向“提高品质”的提升。
解读单位:横峰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0793-57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