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彩购买app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 篮彩购买app>决策公开>规划计划
索引号: E23030/2021-00163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发布机构: 横峰县发改委 生成日期: 2021-04-06 10:10
名  称: 横峰县人民政府篮彩购买app印发横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件有效期: 有效

横峰县人民政府篮彩购买app印发横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横峰县人民政府篮彩购买app印发横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字体【??????】


横峰县人民政府

篮彩购买app印发横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横峰经区管委会,兴安街道办事处、红桥场、新篁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横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横峰县人民政府      

2021年4月6日      

横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第一章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

第一节发展基础

第二节发展环境

第二章明确发展思路,勾画宏伟蓝图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基本原则

第三节发展定位

第四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发展竞争新优势

第一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三节做活做精旅游业

第四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建设

第二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第三节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第四节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新潜力

第一节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四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六章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发展基础支撑

第一节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节加大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

第三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第四节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第五节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第六节 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章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第二节 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第四节 面提升城镇功能品质,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

第八章聚焦文化传承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

第一节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第二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第九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丽中国“秀美横峰”

第一节 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第二节 大力推广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

第三节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第十章 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第一节 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第二节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三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第四节 强化就业保障

第五节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第六节 推进人口均衡发展

第十一章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推进法治横峰建设

第二节推进平安横峰建设

第三节 推进信用横峰建设

第四节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第十二章化规划实施保障,大步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节 强化要素支撑

第三节 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第四节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第五节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期,是横峰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乘势而上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期。为高质量推动横峰县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

“十三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建设“三优”幸福新横峰的奋斗目标,坚持“脱贫攻坚、富民强县”战略,以“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为重要平台与载体,坚持“城乡统筹、三产融合、工农并举”,扎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扩张、速度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十四五”时期加快实现进位赶超、蓄势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节发展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较高增速,2020年,横峰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6.44亿元,年均增长8.6%;财政收入结构和质量优化提升,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5%,税占比从2015年的53.5%跃升为2020年的90.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0.7%。

(二)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十三五”期间,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2018年以“零漏评、零错退、97.9%群众认可度”的高质量摘帽退出贫困县,全县32个贫困村、6823户22517人全部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2.34%,连续四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综合评价为“好”县。横峰县农业农村局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先进集体。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期末的9.6:60.3:30.1优化为“十三五”期末的8.2:52:39.8,基本形成“工业主导、农业稳定、服务业活跃”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的发展格局。有色金属产业加速转型升级,3个百亿铜企未来可期。食品产业从无到有,九甲产业园成为横峰工业新的战场。晶科科技成功在主板上市,为全县首家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不足2%提高到31.75%。物流产业异军突起,圆通、中通、百世汇通纷纷入驻横峰,开辟了横峰物流发展新高地。农业产业提质提效,“采摘横峰”品牌远近闻名,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先进集体。乡村旅游方兴未艾,创建3A以上景区4个,3A以上乡村旅游点28个,获评江西省乡村旅游工作先进县、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先进县。

(四)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棚户区改造、古窑大道等一批重大项目稳步实施。棚改一期、二期、三期项目顺利完成,老城区“旧貌”换“新颜”。完成了上万高速连接线、横峰大桥拓宽改造,古窑东大道顺利通车,有序推进320国道南移升级改造,城区大循环、城内微循环的格局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推进了人民大道、兴安大道等街区风貌改造,打造了人民公园、横峰窑文化公园等新地标,促进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引供水工程项目如期完成,市民喝上黄源山泉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80%提升到100%。城乡全域开展“创国卫”,县城和所有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镇,入选省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五)秀美乡村享誉省内外

过去五年,“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成效显著,建立健全秀美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农村垃圾有效处理率达100%、实现100%农户饮上安全水、100%农户住房安全、100%村庄通电通网络、100%自然村干道和入户道硬化,全县660个自然村率全省支线实现“七改三网”村庄建设整治“扫一遍”,荣登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获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江西美丽宜居示范县第一名。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训班在我县举办。因地制宜抓好农村公路建设,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为乡村振兴铺就“快车道”。先后争列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示范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PM10、PM2.5和空气优良率实现“两下降、一提升”;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大力开展水环境治理,县域内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国家三类以上水标准,黄源水库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水标准;枫林村等8个乡村入选国家森林乡村;全域开展殡改、宅改,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城乡人居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生态环保工作连续5年荣获全省、全市目标管理考核先进。

(七)改革开放发展卓有成效

各项改革纵深推进,全面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放管服”改革“只跑一次”与“一次不跑”政务服务比例达到89.5%,梳理“只跑一次”事项1177项,“一次不跑”事项207项,“一链办理”事项20项。“赣服通”横峰分厅2.0版上线使用,注册用户使用率居全市前列。限额以下政府性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全面实行“报价承诺法”。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老百姓只需“进一家门、取一个号、到一个窗”,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深化改革先进县。“十三五”期间全县完成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数174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45.39亿元,年均增长9%,荣获“2017-2019”年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为三类县第一名;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十三五”期间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4.3亿美元。

(八)民生福祉改善力度空前

“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7.8%和10.6%,人民生活更加富裕。每年民生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达80%,一批惠民举措落实到位。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万余人。城市引供水工程建成运营,农村饮水工程全面完工,城乡居民都喝上安全水。医疗事业全面进步,获评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保持了零确诊、零疑似病例,成功守住“无疫横峰”。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参保覆盖率逐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缴费机制、转移接续机制等改革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绿色殡葬改革获阶段性成效,新建县殡仪馆及城市公益性墓地、新建成农村公益性墓地75个

(九)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2020年,全县全社会研发费用(R&D)达2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30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较2015年提升30个百分点,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高。江西兴安种业院士工作站成功升级为省级院士工作站。5G基站顺利开通,横峰迈入5G时代。教育领域发生深刻变化,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分别达45.21%、81.76%,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中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2019年、2020年高考连续两年圆“清华”梦,中考连续两年成绩名列全市第二,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获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先进县。连续4年承办“环鄱赛”,“中国青春诗会”走进横峰,挖掘塑造“横峰窑文化”,创办“方志敏文学奖”,“可爱的中国”摇篮品牌深入人心。

(十)社会保持平安和谐稳定

过去五年,严守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平安横峰、法治横峰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连续8年荣获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全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姚家乡占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港边乡善塘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获得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

1  “十三五”期间横峰获得的国家级荣誉

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

2

国家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3

第四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4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5

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

6

中国“三农”十大创新榜

7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8

全国义县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9

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

10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  “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2015年

2020年

规划目标

2020年实际完成

年均增长(±%

完成情况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70

87

86.44

8.6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财政总收入(亿元)

11.5

13.5

13.85

3.7

全面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28.8

50

50.8

11.2

全面完成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1

33

35

9.4

全面完成

出口总额(万美元)

10953

14500

247

-53

政策调整,贸易流通数据不计入外贸出口数据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4500

6300

7478

10.7

全面完成

转型升级

三次产业比例(%)

9.6︰60.3︰30.1

8.5:58:33.5

8.2:52:39.8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4

1.5

1.3

26.6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科技进步贡献率(%)

20

50

50

20

全面完成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0.24

0.5

0.54

17.6

全面完成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7

52

53.4

6.4

全面完成

互联网普及率(%)

80

100

100

全面完成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11.3

14.5

14.5

全面完成

社会民生

全县总人口(万人)

22.5677

24.03

23.1

0.41

人口出生率低于预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1

30000

28621

7.8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879

13000

12610

10.6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贫困发生率(%)

10.3

0

0

全面完成

城镇登记失业率(%)

<3.7

<3.8

<3.22

全面完成

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

20

23

根据江西省住建厅《篮彩购买app下达2016年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建设计划的通知》(赣建保〔2016〕2号)规定不再新建公共租赁住房,全面实行公共租赁住房货币化补贴制度

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65

85

100

9

全面完成

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3.2

4.5

5.5

2.3

全面完成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20

24

24.27

4.27

全面完成

基层民主参选率(%)

92.7

95

95.9

3.2

全面完成

生态文明

土地利用:耕地保有量(万亩)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平方米)

18.89

17.15

17.15

上级调整数据

6.48

7.05

7.10

全面完成

177.05

110

110

全面完成

万元GDP用水量(吨)

58.7

38.55

41.4

-6.7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煤炭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

0.21

0.18

0.179

-3.1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10.81

11.16

10.86

0.09

全面完成

二氧化碳排放: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吨/万元)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万吨)

0.523

0.448

0.436

-3.6

全面完成

40.794

44.8

43.6

1.3

全面完成

森林发展:森林覆盖率(%)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63

64

63.14

0.14

基本完成或接近完成

76.9

100

118.5

9

全面完成

全县主要河流监测断Ⅲ类以上水质比重(%)

100

100

100

全面完成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

其中:细颗粒物浓度值(微克/立方米)

91.7

92.8

96

4.3

全面完成

44

32

18

-11.8

全面完成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6

90

90.2

4.2

全面完成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100

全面完成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COD

氨氮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3044

2803.52

2626.95

-2.74

全面完成

329.9

294.27

268.99

-3.69

全面完成

3667

3593.66

2878.33

-4.3

全面完成

219.3

214.91

197.71

-1.97

全面完成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

第二节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演化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相互交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将发生深刻变化,进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战略机遇期。对横峰县而言,需认清形势、研判走势、把握大势,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育新机、开新局,确保未来五年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加剧大变局之“变”,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有望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未来五年,依托全国1亿多市场主体、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加速形成,我国发展的强大韧性、潜力和回旋空间将深度释放。

(二)江西处于“作示范”“勇争先”的蓄势突破期

“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是江西“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当前和今后时期江西必须解答好的重要命题。依托“十三五”以来全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积蓄的强大势能、“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区位优势的日益凸显、系列国家战略叠加集成效应的加速释放,江西新旧动能将加快转换、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加速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将逐步健全,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未来五年,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三)上饶市处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加速冲刺期

“十四五”时期,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辐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对处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海西经济区范围内的上饶而言,将迎来高水平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作为浙江向内陆拓展经济腹地的首要节点与江西通往长三角地区的门户,未来五年,随着浙赣边际合作(衢饶)示范区的加快建设和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上饶市在积极融入共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将迎来重要历史性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将愈发凸显。

(四)机遇与挑战并存

“十四五”是横峰县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关键期,应积极抢抓新机遇,沉着应对各挑战。

把握好五大新机遇。一是“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带来的一体化机遇,将为横峰县融入国家战略,打造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契机。二是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将为全县进一步推进消费升级、激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动能提供坚强的政策机遇和发展前景。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正加速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将为全县电商经济、数字经济等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四是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等战略平台在江西集成并加速释放政策红利,为横峰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承接新业态提供了新的动力。五是上饶市打造“大美上饶”的目标,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定位,将为横峰“秀美乡村”建设巩固提升,建设大美上饶“后花园” 提供支持和动力,为横峰推进现代装备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应对好三方面挑战。一是沉着应对区域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融入长江经济带、海西经济区等的过程中,既要抢占先机,同时要避免周边大城市潜在的虹吸效应,避免横峰县人才和创新要素进一步向发达地区集聚。二是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风险挑战。从长期来看,大国博弈竞争加剧、全球投资贸易格局面临重组等带来的冲击可能蔓延,特别是中美战略博弈对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其他国家疫情的蔓延和控制不力对外贸出口企业存在巨大的负面影响,横峰县应该积极面对这一风险挑战,稳生产、调结构、抓创新、寻合作,推进经济稳定高质量发展。三是有效应对转型升级面临的短板挑战,横峰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层次偏低,铜冶炼、中药食品、机电汽配等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创新平台示范作用不明显,将会对横峰县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产生制约。

总的来看,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横峰县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当牢牢把握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始终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奋力开创更惠民生、更契民意、更顺民心的新时代横峰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明确发展思路,勾画宏伟蓝图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重要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积极策应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县域经济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横峰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横峰改革发展新画卷。

第二节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治理效能

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将党的全面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县域发展的治理效能,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提升民生福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切实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坚持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效益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积极融入共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总量质量双提升、速度效益相协调,谋求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四)坚持双轮驱动,促进城乡融合

坚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发展布局,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促进城乡基础对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实现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动力活力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六)坚持系统观念,增强统筹协调能力

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做好安全发展两件大事,坚持一盘棋思想,激发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定位

根据中央、省委和市委“十四五”时期的发展规划,综合考虑我县发展基础、发展特点和发展进程,坚持扬优成势、扬长避短,坚持走符合横峰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提出“1+3”发展定位。即,以“1”为奋斗目标,以“3”为发展支撑。“1”就是全面建设“经济结构优化、民生发展优先、生态环境优美”幸福新横峰、打造“可爱的中国”摇篮;“3”就是打造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全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高地、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快递物流集散中心。

——“三优”幸福新横峰、“可爱的中国”摇篮。横峰是革命老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当年,方志敏同志在横峰这片红色土地上躬耕实践,憧憬可爱的中国,提出“八个代替”幸福生活愿景。作为脱贫县,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的重要论述,始终坚持以老区人民幸福为总目标,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定不移抓发展,加快“城乡统筹、三产融合、工农并举”,推动“三优”幸福新横峰全面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人民更健康、智慧、富裕、友爱,让群众的笑脸更加灿烂,让幸福的欢歌持续传唱,让明媚的花园鲜花绽放,唱响“可爱的中国”摇篮品牌,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中“作示范、勇争先”,加快建设幸福家园。

——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和“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成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规划实施“特色鲜明、生态高效、产村融合”的农业示范引领项目,推动“葛油柚”为主的“3+N”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壮大中草药等产业,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五大振兴”。推进“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齐头并进,全力打好农民增收致富攻坚战、集体经济三大攻坚战,实现农业产值、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大幅提升;谋划组建乡村振兴学校,实施乡村人才“百千工程”;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基础整治向品质提升迈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推进移风易俗;坚持“支部生活日”制度,抓实“田园党建”工程;将横峰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生态优美、生产兴旺、生命阳光、生活幸福”的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全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高地。立足横峰阳极铜、电解铜、贵金属、铝材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我县有色金属综合回收利用产业为全省工业重点产业集群和横峰经开区为江西省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的优势,瞄准有色金属产业精深加工发展方向,实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倍增计划,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建成覆盖箔、板、带、线缆、铸件、型材等种类齐全的产品结构,不断提高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规模。提升企业环保科技水平注重向循环经济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产品系列化、高端化、终端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有色金属产业在全省的位置,创造新的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格局。

——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利用横峰区位优势,争取引进一批重大现代物流产业项目,培育物流产业链上各关联企业,实现仓储、流通、加工、包装等物流功能以及商品交易、物流信息化服务、金融保险和配套服务等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数字物流、平台物流,推进圆通智创园、中通科技产业园、百世快递分拨中心、韵达智慧产业园等物流龙头企业建设运营,加快京东、申通等物流企业落户,大力推进快递物流产业化,实现“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汇聚,打造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快递物流集散中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高追求,县域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台阶;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更高水平的法治横峰、平安横峰;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文卫蓬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持续发力,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示范引领、成效显著,“秀美乡村、精致小城、幸福家园”和现代化大美上饶“后花园”初步建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整体推进,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格局,横峰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横峰建设成为发展、生态、文明、和谐、富裕的幸福家园。

围绕二○三五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综合考虑横峰未来五年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与发展要求,“十四五”时期横峰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八新”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县域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综合实力和财力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力争篮彩购买app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入全市“第一方阵”,通过增速领先实现总量进位赶超。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更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物流网络体系更加完善。经开区能级和水平大幅提升,主导产业延链补链不断增强,金属新材料、食品中药、机械制造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县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翻番。

——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统筹推进城区协调发展,构建横峰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在推进“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富、小而强”精致小城建设中,迈出更大步伐,让城市更加精致精美、宜居宜业。

——乡村振兴实现新进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巩固,秀美乡村提质升级,“五大振兴”全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移风易俗深入人心,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建设“秀美乡村、精致小城、幸福家园”和大美上饶“后花园”,打造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活力迸发。全域“创国卫”成果持续保持,确保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力争创建国家文明县城。

——生态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确保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在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作示范、勇争先。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统筹推进城镇扶弱解困工作。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稳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推动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监管执法能力,积极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

——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平安横峰、法治横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法治文化进一步弘扬,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治理、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智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不断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不断增强,积极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

3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指标

2020年

2025年

年均增速(%)

属性

高质量经济发展

GDP总量(亿元)

86.44

125

7.5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

5500

8100

7.5

预期性

财政总收入(亿元)

13.85

18.5

6

预期性

规上工业增加值(%)

4.7

8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50.8

76

8.5

预期性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5

52

8

预期性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7.9

保持稳定

约束性

三产比例(%)

8.2:52:39.8

7︰51︰42

预期性

创新驱动发展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0.54

2

预期性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1

4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50

70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0.21

1

预期性

全域对外开放

出口总额(万美元)

247

1000

32.27

预期性

利用县外资金额(万美元)

7478

10000

6

预期性

引进县外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资金(亿元)

59.49

87

8

预期性

高质量民生发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8621

43000

8.5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610

20300

10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3.22

<3.8

约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6

11.1

0.5

约束性

城镇净增就业人数(万人)

0.42

0.5

预期性

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岁)

77.2

78

0.8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名)

1.95

2.7

0.75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护理型养老床位(张)

9

15

【6】

约束性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

5.5

7

1.5

约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8.93

99

约束性

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

97.7

98

约束性

城镇化率(%)

53.4

56

【2.6】

预期性

高质量生态发展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公顷)

13292.9

13292.9

保持稳定

约束性

耕地保有量(万亩)

17.15

17.15

保持稳定

约束性

万元GDP能源消耗累计下降(%)

18

省市下达目标

约束性

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18

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63.14

63.5

0.36

约束性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7

98

1

约束性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100

100

保持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90

95

5

约束性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保持

约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100

100

保持

约束性

注:【】内为五年累计数,2020年美元与人民币平均汇率为1:6.9

第三章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发展竞争新优势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产业联动发展,努力构建深度融合、技术引领、绿色高效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第一节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抓住全国和全省产业加快调整升级和绿色发展机遇,主动融入市发展“大工业”战略,围绕“两主导一争取”,按照“重点产业转型,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的发展思路,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建立横峰现代产业新体系。

(一)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工程,大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有色金属深加工、现代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延伸拓展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实施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倍增计划,提升产业首位度,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聚化、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依托和丰环保、中旺铜业、飞南环保等一批有色金属龙头企业,深入实施“补链”“强链”“延链”工程,做优做长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打造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智能化提升,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加强研发创新,强化企业品牌意识,培育一批有色金属精品,融入中高端产品供应链。到2025年,将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打造成为400亿元集群做大做强现代装备制造业。实施现代装备制造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以锐锦装备、沃田汽配、城拓、峰辉钢构等企业为重点,积极融入上饶经开区对接长三角“东融”开放战略,引入产业链上下游关联企业,加快构建重点企业、配套企业和服务型企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打造区域知名的智能高端装备生产基地,争取到2025年,全县现代装备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做精做特绿色食品产业。依托葛业、油茶、马家柚等农业主导产业,推动九甲产业园食品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定制化方向转变,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推动产品从低层次、初加工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型,开展品牌塑造行动,打造有竞争力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到2025年,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亿元,葛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亿元。

(二)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行动,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质扩容新能源产业。依托晶科科技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与下游工艺需求相匹配的高品质硅片制备技术,大力发展高效太阳能电池,着力发展各类新型光伏发电应用产品,支持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和应用型智能光伏产品开发,大力推进高端补链、终端延链,实现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聚焦和丰贵金属、百川电导体和以美声新材料为主的新型材料等领域,紧盯有原创能力、研发优势的前端高端企业,推进新兴产业链强链延链,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智能制造技术与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引导新材料企业与下游用户企业双向对接,实现协同、研发、制造,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我县新材料对新经济新业态领域的支撑力度。

(三)全面提升园区支撑能力

“一区两园”为主要载体,大力实施园区管理提标提档行动,推动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围绕国家级、省级经开区标准,推进技术、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向经开区园区集聚。大力推进“节地增效”行动,加大园区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增存挂钩”、“亩产论英雄”、工业“标准地+承诺制”试点,强化标准化厂房等资产管理,为新产业、新动能腾出空间。严格入园企业筛选,有计划对园区低效能企业实施“腾笼换鸟”计划,根据省园区考核办法制定企业退出园区制度。探索发展飞地经济,缓解横峰土地资源供应问题。

专栏 3-1

01

“延链”“补链”“强链”工程

围绕我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机械电子、食品中药等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02

新兴产业发展工程

聚焦新能源、风电、新材料等产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发展行动

03

传统产业提升工程

“十四五”期间,建设横峰县有色金属精深加工集群项目,争取引进30家以上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企业,年产各类铜、铝产品80万吨;横峰县中汽百年商用车科技产业园项目,按三期进行开发建设,一期开发建设约250亩,其中150亩商业用地(总部经济大楼、4S店及3S形象店、商用车大数据中心)。

04

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工程

横峰县经开区“一区两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兴安工业园区拓园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九甲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构成。

横峰县经开区及九甲产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标准厂房、污水处理、供水供电、雨污分流、燃气等配套设施。

第二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巩固提升服务经济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构建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化“互联网+制造业”,大力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应用,深入实施“入网上云”工程,推动横峰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建设横峰县大数据中心,壮大工业互联网服务体系。大力发展通信服务业,抓好第五代移动通信建设,加快5G运用和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发展软件业,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建立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大力推进新零售业发展。推进建材专业市场、葛交易市场建设。优化县城流通网络,畅通乡村商贸渠道,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引进建设“三通”项目和上饶新零售电商综合产业园项目。积极申报“省级电商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十四五”期末,实现电商园入驻总签约企业和电商服务企业达1000家、店铺5000家,带动和创造创业就业5000余人;网上零售额达到30亿元。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快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引入新浪金融大数据服务,积极拓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助力横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规范发展商务服务业。健全规范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发展。

(二)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住宿餐饮服务业。推进餐饮业特色化发展,完善村镇休闲特色餐饮布局,打造特色美食街区、现代商业街区和风情街区。完善多层次住宿体系。重点发展以优质品牌酒店为引领、连锁商务酒店为骨干、乡村休闲民宿为延伸的住宿体系,提升接待能力和居住体验;积极推进乡村民宿酒店和家庭式旅馆升级,引导提升设施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住宿农家乐评优评级。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员工制家政服务业,支持企业依托社区建立家政服务综合平台;组织开展母婴护理和养老护理等方面的培训;大力推动家政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O2O(线上线下结合)等家政服务新业态,推动家政服务平台与传统家政服务企业融合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鼓励发展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新模式,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康养小镇。全面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种类。文化服务业。积极发展具有横峰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鼓励创造兼具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服务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培训服务业。发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整合社区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引入行业组织等参与开展社区教育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服务。加快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教育和培训,促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三)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

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积极扶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

(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积极对接“物联江西”和上饶国际物流园建设,利用横峰县在赣东北区域中心位置优势,推进快递物流产业化发展,推进“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汇聚,切实把横峰打造成为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快递物流集散中心。加快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平台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圆通、中通、百世汇通、韵达项目建设,积极引进京东、申通等物流企业。深入实施“互联网+”高效物流行动,推动园区、企业物流信息平台与国家、省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有效对接,提升商贸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点等物流节点设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的物流云平台。完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配送节点、村级公共服务点及末端网点的城乡高效配送网络。推进横峰物流园区拓园建设,着力打造赣东北智能科技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加快完善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支持横峰物流园区争创江西省示范物流园区。

专栏 3-2

01

“入网上云”工程

到2025年底,累计推动200家中小企业上云。

02

物流园建设工程

横峰县物流园区拓园(二期)建设。拓园2平方公里,平整土地2000亩,道路管网、电力、供水设施,绿化亮化工程、加气站、充电桩,打造物联江西重要节点城市,江浙闽交界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横峰县赣东北智能科技电商快递物流产业园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2000亩,包括中通快递赣东北科技产业园、圆通智创园、韵达快递赣东北产业园、极兔快递分拨中心,规划建设智慧物流科技展示中心、智慧冷链中心、大数据信息中心、智能化快递分拨中心、快运转运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电商云仓中心,商业运营中心等主体工程及公共服务设施、停车场、充电桩等配套辅助工程。

物流园区标准化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标准化厂房,完善变电站等基础设施。

第三节做活做靓旅游业

(一)大力发展全域旅游

坚持“以红带绿,以绿促红”发展思路,高标准修编《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旅游产业的投入,加快县域旅游资源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暗夜星空旅游等旅游业态,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推出一批具有横峰文化特色的文旅产品,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及经济发展新动力。主动融入全省“红色旅游首选地、最美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地”大格局,以及全市“大旅游”战略,擦亮“可爱的中国、秀美的横峰”旅游品牌。

(二)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

充分利用平台、专业机构等加强旅游资源的对外推广,抓好 “十个一”系列宣传平台建设,唱响“来上饶横峰、游可爱中国、览秀美乡村”旅游品牌,引爆横峰全域乡村旅游。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点品牌创建,力争每个乡打造1个4A级乡村旅游点 ;重点打造中国农业公园、暗夜公园、赭亭山景区、葛源国家4A级旅游景区、铺矿火车小镇、麒麟峰风电等引爆性旅游项目,将横峰县打造成区域性乡村旅游目的地。

(三)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合理规划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分中心和信息咨询中心,提供一体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推广“互联网+”旅游服务,推进智能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消费智能化、便利化水平。规范跨区域旅游交通标识,提升火车站、汽车站、旅游景区和公共活动场所旅游标识系统识别度。弘扬文明旅游新风尚,建立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和旅游纠纷调节机制,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推进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制度,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专栏 3-3

01

01

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程

横峰县葛源红色旅游小镇。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葛源进行古街古巷恢复、红色旧址保护利用提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建设清贫馆、葛文化体验区、旅游集散区、麒麟峰风电风景区等。

横峰县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葛源)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保护区道路、观星平台、露营基地、游客服务中心、游步道、生态停车场、星级旅游厕所,建设动植物保护设施,完善绿化、亮化、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

横峰县全域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推动全县660个秀美乡村建设100个乡村旅游点和100个农业产业发展休闲农业点,完善各乡村旅游点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

横峰县赭亭山旅游文化综合体开发项目。景区规划面积近10平方公里,将赭亭山打造成旅游文化综合体,以赭亭山及水库自然观光、水上游乐和休闲度假娱乐项目为主建设各类基础游乐设施和文化旅游、休闲、运动养生、度假为主题的民宿、宾馆、农家乐等配套设施。

横峰兴安文旅综合体(康养度假小镇)建设项目。打造融康养、文化旅游、商业、研学、人文社区功能于一体的度假小镇。建设成为以滨水田园观光游览为基础吸引,以文化休闲创意体验为功能吸引,以原真乡俗体验为特色旅游服务支撑,以田园主题康养为休闲度假支撑的市场定位,满足客群需求,带动区域产业链延伸发展的文旅综合项目。

02

旅游集散中心工程

横峰县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游客咨询中心、旅游大数据中心、游客集散大厅、旅游商品展示大厅、旅游服务多功能大厅及地下停车场。另建设集散中心大门、牌坊、公共厕所、道路硬化、室外生态停车场、绿化、给排水、消防、供电、暖通及亮化工程等,并购置项目配套设施。

第四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新引擎

把创新驱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提升全县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和潜力,为全省决战创新型省份贡献横峰智慧。

第一节  加快推进创新型县建设

(一)牢固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

制定科技强县行动纲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县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强化科技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坚定走科技强、产业强到经济社会发展强的道路。以建设创新型县和创新型乡镇为抓手,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整合优化县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创业格局。推动形成县域创新创业热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促进实现县域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推动有色金属、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产业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培育晶科电力等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葛、种业等生产和深加工水平。促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教育文化、健康养生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以创新推动产业发展。

(二)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支持我县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支持园区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打造企业、基地、研究院联动的工业设计平台。以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为依托,联合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力争把葛研究所申报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以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网红经济、教育培训等为主创业孵化基地,搭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厂等新型孵化模式。“十四五”期间,争创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各2个、1个。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开发区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建设,创建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培育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到2025年,力争全县新增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家、公共服务平台1家、中小企业服务平台1家。

专栏 4-1

01

科技平台建设工程

上饶横峰县新零售电商产业园项目。占地320亩,由产业智造中心,智能云仓、快递物流中心、新零售产品运营中心、网红直播人才孵化基地、生活配套商业和高端人才住宅等板块构成。

横峰县农业科技馆项目。以葛业、制种业等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集科技创新服务、科技展示、研学旅游于一体的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技馆。

02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工程

聚焦全县特色优势产业,到2025年,打造3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第二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企业

聚焦全县首位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领域,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大力推进“个升企、企入规、规转股、扶上市、育龙头、聚集群”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省级瞪羚企业1-2家,争创高新技术企业数50家。实施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优”行动,力争未来五年,培育形成省市级“十百千”示范小微企业50家,“两创”集聚小微企业20家。

(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深入实施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攻坚行动,积极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将减税降费红利投向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围绕产品、技术工艺和产业链上中下游进行创新。吸引一批创新型企业和机构落户横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到2025年,争取全县新增实施专项创新能力推进计划20项以上,覆盖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依托江西省新产品试制计划,到2025年,全县力争新增江西省新产品立项10个以上,完成验收5项以上。

(三)推动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支持全县有色金属、绿色食品等优势特色产业领域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上各类主体协同创新,申报并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十四五”期间,力争组建创新联合体2个。鼓励企业加快建立研究院、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围绕我县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加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对接,按照产业、企业、项目、技术、团队“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集中资源,重点支持一批有市场推广需求、有产业化前景、能转化为大规模生产能力的重点产业领域升级项目,加快重点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专栏 4-2

01

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

到2025年,培育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

02

创新联合体组建计划

“十四五”期末,组建2-3个创新联合体。

第三节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完善引才政策,探索打破地域、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刚性限制,不唯身份、不设壁垒,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引进人才。构建全县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绘制产业人才地图,支持企业引进研究生、博士生到企业工作,提升企业人才素质整体水平。主动对接省“双千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充分发挥兴安种业院士工作站等平台优势,结合“双返双创”和“三请三回”活动,挖掘一批契合我县产业发展导向的优质人才,鼓励引导横峰籍人才总部回迁、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归。未来五年争取引进硕士以上及高级职称人才100人以上。

(二)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充分发挥我县企业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支撑作用,大力培育本土创新领军人才。促进产科教融合,加强我县与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开展务实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适销对路”的创新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开展“农业专家”下基层活动,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推广和智力服务,大力培养“土专家”“田教授”等农业技术推广人才。

(三)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和发展计划,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完善聚才、引才、用才、留驻机制,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大力支持、鼓励乡贤回乡建设、返乡创业。结合我县发展需求实际,研究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建立配套的人才激励政策,加速优秀人才聚集。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着力解决好引进的重点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等问题。

第四节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

(一)强化创新链条式服务

加快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研发创新、技术验证及产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开展政策、资金、法律、知识产权、财务、商标等专业化服务。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采取科技经费后补助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加大财政性科技投入,引导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十四五”期末,实现我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发挥创业投资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强化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长效保护机制,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管理水平。

(二)增强创新政策集成效应

发挥土地、税收、政采等政策资源优势,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园区保障。健全中小企业“科贷通”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制度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更贴心的专业金融集成服务。组建“横峰县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中心(横峰县大数据创新中心)”,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数据技术推广应用及服务、为企业引进大数据及各类专业人才、技术、专利创造提供专业集成化服务。

(三)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聚焦我县关键重点领域创新需求,设立协同创新体专项资金,每年向全社会发布科技协同创新体项目清单,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优势学科与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协作)联盟对接,促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到2025年,争取全县科技协同创新体项目1个。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增强创新活动的延续性,推进高校院所与市场无缝对接。

专栏 4-4

01

创新环境营造工程

建设横峰县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中心。“十四五”期末,建成横峰县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中心。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新潜力

全面深化关键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加快构建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

第一节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一)畅通经济良性循环

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畅通产业、市场、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立足横峰产业特色和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产业链稳定和优化升级。努力破除妨碍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商品服务流通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供给结构。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着力释放投资消费内需潜力,建立促进消费升级和有效投资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重要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二)加速消费提质扩容

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完善和落实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加快推进城镇商业建设和市场建设,抓好重点商贸市场建设,推进市场基础设施升级,“十四五”期间,打造2个商贸综合体或大型商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模式。依托“饶品网上行”直播、抖音、快手、合作社+电商村级综合服务站等平台,让线上线下城乡消费更好拉动经济增长。深入实施“优品”行动,拓展横峰名优特产品在本市乃至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着力打造一系列“横字”农特优品,满足消费者品质消费需求。大力培育优质消费市场和消费平台,打造高品位特色商业街区,规范提升夜间消费市场。改善城乡消费环境,以扩大农村消费为重点,加快实施农村消费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本土商贸龙头企业,积极引进优质商贸项目,完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商贸活动,推动商旅一体化发展,依托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发展节庆经济等。

第二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核心,以“四最”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一)营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

按照“五型”政府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努力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行“不见面”办事,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推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构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建设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政务服务生态系统。积极融入完善全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全面融入“赣服通”。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政府采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公益性事业投资运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

(二)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失信行为认证、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融资增信支持体系,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营造公平公正公开市场环境。完善市场监督,建立健全定价成本信息公开制度,构建要素价格公示和动态监测预警体系。

(三)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切实为市场主体的发展降压减负,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严格落实企业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持续推进“财园信贷通”“惠融通”“科贷通”等金融信贷产品创新,提升金融综合服务功能,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积极召开“政银企”融资对接会,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优良的沟通、合作平台,为企业提供咨询、诊断、纾困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和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上市融资,力争培育或引进上市企业1家。完善金融治理体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专栏 5-1

01

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第三节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拓展区域开放合作空间

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构建开放大通道,在旅游、产业、文化、生态、教育、卫生等领域深化跨区域合作交流,创新园区共建、园区托管、异地孵化等合作模式,探索与沿海地区建立产业协作利益分享机制。充分利用横峰县产业特色和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投资、股权并购、合资合营及承包工程等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积极对接国家国际产能合作三年行动计划,主动争取与央企合作“搭船出海”,引导关联企业和配套产业“抱团出海”。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壮大农业“走出去”主体队伍,鼓励有条件的绿色食品农产品出口企业到海外发展种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二)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做大做强省级横峰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产业集聚。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开发区与所在地政府及其部门关系,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开发区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探索开发区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服务的市场化模式,积极推广“政府推动、企业经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运营模式。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开发公司运用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开发资金。鼓励和引导外资参与开发区的开发运营,探索“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新机制。“十四五”期间,全县利用外资继续稳步增长,年均增速6%以上。2025年,全县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0000万美元。

(三)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抢抓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历史机遇,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式,积极围绕我县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三企入横”与“横商回归”工程,积极开展“三请三回”工作,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展会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国际进口博览会、国际贸易洽谈会,大力引进生产型外贸出口企业。紧盯有外资背景的企业,争取项目以外资形式进资。加强利用外资重点项目谋划和项目库建设,积极开展多渠道、多方式项目推介和招商。充分利用赣港、赣台经贸合作活动平台。“十四五”期间,争取引进“5020”项目5个、亿元以上项目50个。

专栏 5-2

01

“三企入横”与“横商回归”工程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积极引进央企、民企、外企入横峰及横峰籍企业回归,到2025年,引进“三企”家、横峰籍企业家。

第四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

优化我县对外开放政策环境,深入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健全促进和保障境外投资的法律、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逐步向规则制度型转变,建立一个以公平、透明、规范等为根本特征的现代开放市场经济体制。

(二)积极推进社会领域对外开放

结合横峰县在全省发展战略中的功能定位,鼓励境外知名高等院校在横峰县设立分校、创办合作办学机构,引进境外资金兴办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等。支持县内艺术院团与国家级艺术院团等机构联合,共同与境外开展合作,促进文化双向交流。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养老服务机构和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加快旅游业开放步伐,支持外商投资旅游项目,兴办旅行社,积极争取国家对横峰县在健康医疗养老、文化教育、商务及旅游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的支持政策。积极培育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业态。

(三)健全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

加大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宣传力度。加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针对境外投资的重大项目提供有效的政策和金融支持。扶持金融、法律、财务等中介机构发展,切实发挥其专业化咨询和服务作用。推动建立相关走出去行业和国别协会商会,强化和完善其在信息服务、行业自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强化外事保障职能,为经济外事提供更大支持,为企业提供权益保障、投资促进、风险预警等篮彩购买app服务,建立企业走出去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推进境外投资合作便利化。

第六章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发展基础支撑

坚持集约高效、智能绿色、适度超前等原则,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交通、管网、水利、能源、信息、应急等基础建设完善,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贯彻落实全国深化交通体系建设精神,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网络通达度。适应多样化出行需求,加强铁路、公路、城乡道路等多种方式的有机衔接,健全完善多层次、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结合现代农业开发、乡村旅游等发展新要求,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水平,积极推进县乡道、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提升农村公路工程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平安农村公路”。实施县、乡、村道路养护工程,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新模式。在“十四五”时期内,力争实现各乡镇20分钟上高速。

专栏 6-1

01

铁路工程

横峰县峰福铁路横峰段暨火车站货场东迁项目。

新建沪昆高铁上饶西站(横峰站)项目。对现有火车站按高铁站要求和标准进行改造扩建或新建沪昆高铁横峰站。

02

公路工程

上饶至景德镇高速公路项目。新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横峰境内25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沪昆高速至县城新连接线。全长3.6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横峰县205省道绕城升级改造项目。全长14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

横峰县乡村产业、旅游、资源公路。全长200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

横峰县公路安保工程。安装波形护栏、标志标线、挡墙、标牌等,全长300公里。

03

客运码头及客运站工程

横峰县杨家旅游客运码头项目。信江客货运码头,项目用地50亩,新建杨家客运码头,码头广场、码头连接公路3公里等基础设施建设。

横峰县农村客运站建设。

04

危桥改造工程

危桥改造30座,700延米

05

加油站点建设工程

含320国道莲荷服务区加油站点、320国道(司铺乡境内)加油站点、窑址大道加油站点、龙门畈乡、港边乡加油站点规划建设。

第二节加大管网建设和改造力度

加快完善供水、污水、雨水、燃气、通信等各类地下管网的建设、改造和检查。加快在建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城南片区排水总管网改造工程、老旧管网改造等新项目开工。

专栏 6-2

01

管网工程

横峰县城南片区排水总管网改造工程。城南新区晶科总部大楼以东,320国道至规划一路排水管网改造,长度约750米,3米*2米钢筋混凝土排水箱涵。

城区污水管网新建、改造维修等项目。对城区新建污水管网的延伸,对雨污未分流的老旧小区和里弄小巷改造以及对城区已建污水管网破损、堵塞进行维修等建设项目。

横峰县引水工程老旧管网改造项目。对迎宾大道、葛源路、岑阳大道等供水管网改造。

横峰县城市综合隧道管廊建设项目。建设隧道管廊空间,将城市内所有电力、通讯、给水、给气、雨污管网等各类管线管网集于一体,保障城市安全正常运行。

行政新区排水系统改造项目。

第三节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加强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进防洪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标准,推动城市防洪、乡镇防洪达到国家防洪标准。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实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完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实施新建水库项目建设,规划新建形源坞等5座小型水库,缓解城市供水水源黄源水库的供水压力,提高水资源调配和供水保障能力。加大山塘整治建设,确保全县水库山塘安全运行。重点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对重点区域的农田设施进行改善,实行高标准化节水灌溉,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专栏 6-3

01

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引水入横工程。从伦谭水库(铅山县)引水至我县,引水工程规划总规模为5万吨/日,采用PCCP管道输水,管道总长47.5km,管道前段沿现有铅山引水工程敷设,过河口镇后,经倒虹吸下穿信江后引至横峰县城,并在合适位置增设加压泵房。主要建设内容为取水建筑物、输水管及附属建筑物、加压泵房。

横峰县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项目。大西塘等36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除险续建。

横峰县水库清淤项目。对姚源水库等39座水库库区清淤。

横峰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供水受益人口20万人,管网改造、运行管理平台建设等。

横峰县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黄源水库扩容改造,总库容:0.1098亿立方米。

横峰县供水安全建设项目。总库容:0.0418亿立方米,新建大坝,输水建筑物等。

新建小型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工程、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及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第四节增强能源保障能力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建设稳定、安全、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电网升级改造,做好城区新一轮供气规划和建设,积极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推进能源消费升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装配式建筑等节能技术、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探索建设能源革命示范区。

第五节提升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全光网络建设和5G基站部署,打造“智慧横峰”。“十四五”期间,建设5G站点120个和5G通信设备配套建设。加快推动互联网应用服务IPV6改造升级,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全县政企单位云化进程。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采用成熟的信息安全技术,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开展信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强化信息保护。

专栏 6-4

01

横峰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项目

包括工业信息平台建设、医疗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城市智能平台建设、5G网络站点120个和5G通信设备配套建设。

02

横峰县智慧园区建设项目

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产业”、“智慧招商”四个方面全面打造智慧园区应用,重点建设并联审批系统、物流服务系统、电商交易平台、视频监控系统等。

03

横峰县运满满运营结算中心建设项目

占地20亩,建设大数据运营和结算中心

第六节强化应急基础设施建设

(一)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原则,建立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应急指挥系统。建立和完善全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强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饮用水、食品药品、卫生、网络、群体事件等领域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物联网、5G技术等新技术应用,加快构建消防信息化新格局。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和管理,提升基层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二)强化应急队伍建设

积极整合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应急救援中心等救援队伍,充分整合基层灾害信息员、综治人员等力量,组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加强与社会救援队伍、企业应急救援队伍联系协作。加快组建全县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人才库。强化应急管理教育培训。

专栏 6-5

01

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横峰县“两基地一仓库”及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建设县综合应急救援保障基地、安全生产救援基地以及救灾物资储备库,使其成为统一的全县应急救援指挥、训练、培训、仓储基地,满足应急管理的新形势需求,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增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横峰县县城、乡镇、重点企业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为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全面提高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和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设三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和应急指挥中心。

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广覆盖、多渠道的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覆盖面。

气象台站整体搬迁。

地质灾害点监测平台建设项目。

第七章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升城镇功能品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第一节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一)优化城乡区域发展布局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中心镇、中心村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村庄为网络的三位一体城乡发展空间格局。积极推进葛源经济发达镇、美丽集镇、4A景区“三位一体”建设,积极打造县域副中心。依托沪昆铁路,梨温、上万高速、G320国道、S204省道等交通通道,强化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围绕“东部兴、南部旺、西部活、北部红、轴线美”布局,进一步推进“一核一线四区”协同发展。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加快清理附着在户籍上的政策差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研究建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进农村土地托管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允许农村集体组织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盘活利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探索建立增量宅基地集约有奖和存量宅基地退出有偿制度。

(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

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快乡镇和县级部门派驻乡镇机构承担的职能相近、职责交叉工作事项整合,建立集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公共服务等于一体的统一平台。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乡村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面向村卫生室定向培养医学生;实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管理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推动法院跨域立案系统、检察服务平台、公安综合窗口、人民调解组织延伸至基层,提高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能力水平。

第二节  大力实施质量兴农,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建设种子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8万亩、粮食生产总量稳定在8万吨、生猪年出栏稳定在12万头。提升农业装备和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鼓励互联网企业建立产销衔接的农业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和发布,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发展智慧气象,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到2025年,建成和提高高标准农田14.5万亩,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8%。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立足我县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打造农业优化发展区和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加速“两园一库”建设,打造以“葛、油、柚”为主的“3+N”农业产业体系,以食品药品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以健康为主的现代农业旅游康养综合示范基地,积极争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切实抓好“田园党建”工作,引领特色农业产业协会、产业联盟发展,努力将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将横峰打造成为赣东北区域性优质农旅产品供应基地。大力扶持兴安种业、青峰马家柚等农业企业发展壮大,努力培育出产值超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争取建设出产值超亿元农业产业乡(镇),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进程。力争到“十四五”末,超亿元农业产业乡(镇)达到6个,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5亿元。

(三)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鼓励民营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农业项目,建立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聚焦葛业、油茶、马家柚等农业主导产品,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大宗农产品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创建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品牌,争创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深入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进一步促进农村流通业态转型升级,借助农产品展销会等渠道,充分利用电商、“互联网+”等新兴手段,加强品牌市场营销。到2025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200家,绿色、有机品牌数达到30个。

专栏 7-1

0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到2025年,全县共有家庭农场4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0个,农业龙头企业3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

02

02

重点农业产业培育工程

横峰县“全国脱贫县和中西部地区县”乡村振兴先导区建设项目。建设葛根、马家柚、高产油茶的三个全产业链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大主导产业种植规模达10万亩。精心建设4个乡村特色产业样板基地。新建一个农业综合配套服务中心。

横峰县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0.15万亩葛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工物流区的基础设施、标准厂房建设、种植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营销中心(葛交易市场)建设。

上饶农垦集团马家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1万亩高标准马家柚基地,马家柚生加工仓储物流。

横峰县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项目。新建两条生产线,用地30亩,主营业务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中药材种植、收购及货物运输、物流、仓储服务。

横峰县葛业综合发展项目。加强葛研究所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种植葛根20000亩以上,引进葛精深加工企业1-2家,推进葛产业实现科研、精深加工和品牌一体化发展。落户横峰经开区九甲产业园区。

横峰县源乡茶油项目。围绕五年完成改造,十年大见成效目标,加快建设山茶油加工基地,完成100亩油茶育苗基地、5000亩高产油茶林和葛源、青板片区油茶林低改。

03

农业配套工程

横峰县应急保障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占地30亩,仓容3万吨储备粮库,包括地磅房、办公用房等配套设施。

峰县加工仓储冷链建设项目。新建总占地120亩24000平方米冷链仓库。

横峰县农业综合配套服务中心项目。建设0.1万亩连栋温室大棚,配套农机具存放维修房,种子存放库房,播种车间,育秧配套设备,建设水稻单季供秧3万亩。插秧机40台,收获后烘干机械50台,植保无人机50台。重点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兼顾其他养殖场(户)和畜禽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

04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横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平整土地3.9万亩,新建灌溉渠系24.5万米,新建机耕道19.6万米,新建和提升高标准农田3.99万亩。

第三节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一)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

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向城市周边延伸,鼓励发展镇村公交,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着力提高节水供水和防洪减灾能力。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夯实乡村信息化基础。

(二)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决落实四个不摘”,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长效脱贫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依托就业用工信息平台,紧盯基础数据更新工作,及时确认、定期更新,确保系统信息真实准确、账实相符。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资金资产项目管理,按现有政策、规定程序,认真做好项目的摸排和论证,建设好县级巩固拓展项目库,尽早对接资金,尽早实施项目;分类摸清各类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底数,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

(三)推进秀美乡村建设

始终秉承“低成本、可复制”“党建引领、系统推进、民主管理、产村融合”理念,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狠抓“秀美乡村、幸福家园”创建巩固提升。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巩固“厕所革命”和“居家环境整治”成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治理,开展村庄和庭院美化,巩固“秀美乡村”建设成效。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农村污水处理、村庄道路、饮水、服务中心、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狠抓农民建房管理,严格按照“规划先行、一户一宅、标准控制、节约集约”原则,进行农民建房审批。严格落实监督主体责任,加大违建打击力度,稳妥推进宅基地管理创新,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步伐。继续推进殡葬改革,全面提升改造75个乡村公墓建设。持续开展“创文保卫”活动,严格按照“四化”要求,着力打造农村景观景点。

(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加强乡村治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民自治组织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为补充的村级组织体系。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每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20%。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发展壮大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力量,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群防群治力量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民间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实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努力实现80%以上村达到乡村治理示范村要求。持续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树立文明先进典型,发挥新乡贤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治理更加有效。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争创省级乡村治理试点县,探索建立“互联网+网格管理”服务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强化乡村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完善信息收集、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和联动机制。

(五)推进乡村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制度改革,推进乡村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供给。开拓投融资渠道,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制度。加大政府投资对农业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放力度,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和活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积极培育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经营体系现代化。加大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民宿、健康养老等城乡融合典型项目的支持力度。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继续实施乡村人才“百千工程”,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建设乡村振兴职业学院和乡村振兴教学示范点,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专栏 7-2

01

乡村振兴教育培训工程

横峰县乡村振兴职业学院。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实训楼、食堂、宿舍、400米标准田径场、校门、围墙、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设施。

02

科技支撑工程

数字乡村建设。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农业创新科技手段,通过“品牌化、电商化、信息化、组织化、资本化”的五化联动,共同推进横峰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03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

全县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围绕全县8个集镇、6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等方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横峰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一是美丽宜居试点县建设,含8个乡镇和200个特色村的村庄道路、饮水、服务中心、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以及村庄亮化、美化、绿化改造等。二是村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含全县660个自然村村庄环境卫生的整治和管护,适时启动村庄垃圾分类试点。

04

乡村建设行动项目

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供水保障工程、数字乡村发展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继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乡镇公共厕所,建立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搭建“万村码上通”平台,落实农户“门前三包”制度。连片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和美丽宜居建设,含8个乡镇和200个特色村的村庄道路、饮水、服务中心、旅游设施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以及村庄亮化、美化、绿化改造等。全面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和文化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妇幼、老人健康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

四节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品质,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

(一)优化人口、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居住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提升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工业园区的“贡献度”和秀美乡村的“四宜度”。实行全城规划、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城乡同治,联动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强城南片区规划和高标准建设。坚持城区、园区“双轮”驱动,加快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园区(工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园)为两翼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格局。到2025年,县城城镇化率达到56%,县城常住人口突破10万,集镇常住人口达到4万。

(二)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

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统筹推进城区协调发展,促进城市扩容提质,持续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增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公共停车场、智能停车场、绿地公园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打通城市“断头路”“死胡同”等,舒缓城区停车难问题,畅通微循环,提高城市道路网络连通性和可达性。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度,推进小区面貌改观、房屋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改造及居住环境优化。加强市容管理,营造整洁、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市政管理市场化,规划建设县城周边风景区,打造市民休闲娱乐后花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抓好沿街魅力提升、城市绿道建设、生态环境提升、背街小巷整治等工程,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让城市更加精致精美、宜居宜业。科学规划新布局、新城区,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打造现代化新城区。

专栏 7-3

01

横峰县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计划

新建维修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城区主次干道绿化,打造主要路段节点时令花卉,打造城市重要地点小景观,绿化软覆盖城区树池,新建建筑垃圾消纳场,新建城市生态停车场,新、改建小型垃圾中转站。

02

道路设施建设提升工程

横峰县城市绿道建设项目。对湿地公园、岑阳大道、迎宾大道、红军大道、虹桥东路进行全面的城市绿化改造,确保城市环境提升。

横峰县城区路灯节能改造项目。红军大道路灯节能改造、新建路路灯节能改造、迎宾大道路灯节能改造、经开区路灯节能改造。

横峰县古窑大道沿线综合改造提升项目。新建320国道至横峰大桥长4.3公里,宽26米的城市道路及地下管网,对沿线两侧房屋立面、绿化景观提升改造,两侧闲置地块平整建设休憩小公园及老年健身场所,安置房附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横峰县历史文化街区环境风貌整治项目。全长约2.1公里,解放北、中、西大道,全面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环境风貌整治,完善保护规划,改造基础设施,修缮历史建筑。

横峰县城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全长7.3公里,包括古窑西大道、岑阳大道、西门东路、平安路、广场东路、规划一路等道路工程、地下管网、绿化亮化。

横峰县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实施区域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一是对城区现有老旧建筑通过雨水断接等方式,利用小区内部的花坛、绿地等空间布置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二是对城区现有市政道路结合绿化带、树池等绿化空间布置生态树池、植草沟等;三是对目前城区低洼处、易积水路段雨污水管网进行疏通、改造;四是对后期新建道路路面及人行道等采用透水材料。

横峰县公交枢纽中心建设项目。占地面积3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公交枢纽中心建设项目,场内充电桩10台。

横峰县320国道综合停车场建设项目。大型停车场、加油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辆维修中心、服务区等配套服务设施。

横峰县城管驿站建设项目。在县城区范围内新建8个城管驿站,功能以为环卫工人、城管执法人员以及城市管理服务人员的短暂休息提供人性化服务场所。

03

公园建设提升工程

横峰县中心城区市民休憩小公园建设项目。利用闲置地块,沿城市主干道、城市居民区规划建设供市民休憩、锻炼的若干个小公园。

横峰县城市公园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绿化、亮化,市政基础设施公厕等改造提升,改造提升范围包括红枫公园、兴安公园、滨江公园、湿地公园、岑山公园。

04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横峰县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对城区内13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改造户数3464户,道路改造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及供水、供电、雨污管网、地下管线、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增设集中停车场及充电设备。全面开展老城区综合改造整治,完善保护规划,改造基础设施,修缮历史建筑。

(三)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有序推进全县城镇智慧社区建设,按需建设智慧停车、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智慧路灯、智能水表、智能电表、智能燃气、智慧充电设施和系统。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县城镇智慧社区全覆盖。大力推进新基建,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智慧城管平台,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专栏 7-4

01

智慧城市建设工程

横峰县城市充电桩建设项目。城区新设置300台户外一体化直流充电桩,包含相应的电缆线管改造、充电桩防护等相关配套工程,完善城市新能源汽车使用配套设施。保障新能源发展。

横峰县智慧城管建设项目。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城管联网平台建设,实现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

(四)积极全面推进“美丽集镇”建设

以改善集镇居民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为抓手,以城乡融合为枢纽,产业发展为支撑,紧紧围绕“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产业美、治理美”总体目标,全面实施“环境整治、市政设施、公共服务、文旅融合、产业发育、长效治理、文明共建、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专项行动,充分结合各地区域特色开展个性化“美丽集镇”打造。坚持规划先行、葛源美丽集镇试点先行,按照美丽集镇建设要求,全力抓好美丽集镇规划编制工作,明确集镇发展目标和功能布局。坚持“以产兴镇、以镇促产”,推动传统中心乡镇向商贸重镇发展,重点建设旅游旺镇,增强小城镇的人口和产业吸纳能力。加快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完善,统筹集镇功能布局配套完善,全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打造集镇特色风貌,积极探索集镇管理长效机制,大力实施集镇文明素养提升工程,强化党建整体推进引领作用。加快推进乡镇集镇污水治理工作,做好乡镇污水场站及管网建设。

专栏 7-5

01

美丽集镇建设工程

横峰县集镇人居环境提升整治项目。房屋1000栋、河道10公里、黑臭水体50处、强弱电线路50千米等治理,污水处理设施10处、垃圾分类设施50处、道路设施30公里等建设,农贸市场9个、停车泊位500个等配套设施完善等。

横峰县居住小区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开展居住小区环境整治,建立健全小区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电梯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无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区属地管理。

横峰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建设污水处理厂9座,其中岑阳、青板、姚家、新篁污水治理项目铺设污水管网6.9公里

第八章聚焦文化传承创新,提高文化软实力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继承闽浙皖赣苏区干部好作风好传统,不断强化我县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横峰文化软实力和凝聚力,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第一节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一)唱响“可爱的中国”摇篮品牌

持续高质量办好方志敏文学奖评选活动,联合中国诗刊 社等举办形式多样的诗会,大力开展“寻根可爱中国、寻找青春偶像”系列宣传文化品牌活动, 持续举办并拓展“可爱的中国”文化旅游主题活动,擦亮“可爱的中国”摇篮品牌。推进文旅融合,建设红色研学综合培训中心,开发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打造横峰县“可爱的中国”摇篮研学实践基地。加大方志敏精神的挖掘、研究和阐释,以横峰县闽浙皖赣革命纪念馆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对接争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打造红色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建设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和“红色名村”,推进横峰成为“可爱的中国”的研究中心、参观中心和活动中心。

(二)挖掘保护地方优秀文化资源

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定期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全面和重点巡查。对国保、省保单位进行修缮保护与环境整治,加大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力度,巩固和发展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传承基地建设。实施非遗整体性保护工程,继续深入挖掘整理民间非遗项目,推动基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建设,积极申报横峰木偶戏、剪纸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强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工作机制,加大文保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三)深化优秀文化研究传承

推进葛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枫林中国传统村落保护提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葛文化、“横峰窑”文化、知青文化等横峰特色文化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抓好“十个一”系列宣传平台建设。加强葛文化研究,加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横峰葛栽培系统的传承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葛文化产业园建设,打造葛文化体验区,促进葛文化宣传展示和体验。以横峰窑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挖掘、利用横峰窑宋、明两代遗址,丰富横峰窑的学术研究成果。

专栏 8-1

01

研学实践基地工程

横峰县“可爱的中国”摇篮研学实践基地项目。修建赭亭山、金鸡山、何家坝、猪头山4处苏区时期著名战场遗址保护设施,修复方胜峰会议、槎源坞会议等重要会议旧址;维修赤色警卫师师部、红十军军乐团、方胜峰会议、闽浙赣省委共产主义学校等革命旧址(旧居)32处,维修面积约0.7万平方米;复原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红色步道3公里。建设红色研学综合培训中心1座,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在各研学点建设旅游公厕12座,建设面积0.08万平方米。开发红色研学精品课程,以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首府、“可爱的中国摇篮”、方志敏精神等内容为教程开发核心,突显地方特色,打造项目“引爆点”。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主题的“特色文化村”,建设规模12万平方米。

02

纪念馆、长征文化公园系列建设工程

横峰县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建设项目。建设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供水供电、垃圾处理,消防、安防、亮化工程系统建设,环境整治、风貌提升等。

横峰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系列项目。包括横峰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出发地纪念园,横峰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列宁公园提升项目,横峰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十军北上抗日小道,横峰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征学院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干部培训中心。

横峰县烈士纪念设施建设项目。包括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革命烈士纪念园新建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等相关场所,方胜峰会议旧址新建文物库房、休息区、绿化场地,横峰县烈士纪念园加强管理和维护、并增添电子监控设备,金鸡山大捷烈士纪念碑新建纪念碑、台阶及扶手、休息区、绿化场地,邱金辉陵墓、横峰县新篁李穆烈士墓、横峰县新篁李穆烈士故居、横峰县黄道烈士故居、横峰县饶守坤将军旧址、横峰县新篁槎源坞红军会议旧址以及各乡镇革命烈士纪念塔、纪念碑、纪念亭的加固维修、场地绿化。

第二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持续推进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创建工作。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持续开展“文明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厚植道德沃土,构建美好精神家园。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加强文明志愿服务工作。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持续巩固提升创卫成果。

(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覆盖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以县文化场馆为骨干、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为基础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县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惠民设施建设和提升。积极参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争创国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24小时自助借还、查阅等智能化功能的现代“城市书房”。推进党的基层阵地资源整合,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三)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

立足设施即服务、项目即服务、配套即服务三大功能,深入推进文化馆(站、室)、图书馆(室)、博物馆、文化展览馆等公益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强革命历史题材和传统文化题材创作,着力在全县景区打造有一定影响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表演剧目、曲目、节目。扶持我县各类群众文化团队、民间民俗艺术团队、文化惠民志愿服务团队,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补机制,增加对送戏下乡和农民自办文化活动的资金支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作,推进横峰本土文艺人才培养和本土文艺作品创作。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引领农村文化健康蓬勃发展,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实施重大主题文艺创作工程、优秀剧本创作工程,建立文艺精品创作生产项目库,培育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品牌,鼓励举办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影响广泛、深受群众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以“横峰文艺轻骑兵”“清贫讲堂”等为基础,创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通过政府引导和培育、挖掘、包装、推介、宣传,打造傀儡戏精品。鼓励横峰特色文艺作品参加文创产品博览会、全国曲艺传承发展论坛以及观摩交流展演,组织横峰傀儡戏等民俗产品参加国家级、省级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扩大社会影响力。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主动衔接、全力办好各项重大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

专栏 8-2

01

文明创建工程

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确保高质量通过2022年、2025年的创国卫复审,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2024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02

文化艺术中心改建、博物馆改造提升工程

横峰县文化艺术中心改建(多馆合一)项目。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现有的文化艺术中心进行改建,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等各项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中心。

横峰县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按照《博物馆评估定级标准》,改造横峰县博物馆陈展、临展等业务用房,力争将横峰县博物馆打造成分区合理、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博物馆。

03

工人文化宫建设工程

建设一个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2000㎡,拥有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健康中心、服务中心等功能设置的工人文化宫,打造新时代横峰职工教育平台、活动阵地和精神家园。

第三节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一)促进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把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入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中,对文化性强的旅游商品进行技术工艺包装,提高文化产品内涵和特色。推进红、古、绿特色文创产品进景区、进文化场馆。适应文旅融合新需求,依托县域现有文物保护单位,策划推出红色、古色旅游系列线路,加快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产品开发。

(二)加快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抢抓上饶市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政策契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培育和塑造一批具有鲜明横峰文化特色的原创IP,加强IP开发和转化,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产业形态,推动横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引导和支持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4K/8K超高清、无人机等技术在文化领域应用,在全县有条件的景区景点发展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等产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内容。

(三)促进文化产业跨界深度融合发展

实施“文化+”“旅游+”工程,促进文化旅游与科技、体育、互联网等深度融合。广泛吸引外商、民资等多元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重大项目开发建设,运用智慧化手段实现产品体验、客户服务、营销推广、运营监管等全方位的提升。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支持实施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设立“葛”生态保护实验区,谋划建设葛文化产业园区。“十四五”时期,创建1个具有显著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园区。

专栏 8-3

01

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深入挖掘横峰县文化禀赋资源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1-2个具有鲜明横峰文化特色的原创IP。

02

文化产业园建设工程

横峰县葛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新建葛文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及道路、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建设葛文化综合展示馆、葛交易中心、葛根种植基地、葛产品系列加工生产区。

第九章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丽中国“秀美横峰”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一节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一)高质量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坚持部门合作、上下联动,以高标准要求,在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横峰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战略性、协调性、操作性。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区域重点保护”要求,科学划定“三区三线”,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认真做好国土调查工作,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全域登记,全面掌握真实基础数据。遵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谋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修复,提升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利用水平。

(二)强化规划引领和约束作用

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合理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优化提升生活空间居住功能,引导人口适度规模集聚。生态空间开展多层次、系统性布局,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管控生产生活、生产生态等叠合区域,促进用地效益最大化。尊重规划权威性和约束性。强化规划实施管理,完善规划执行约束机制,实行规划专家评审、同级人大审批、面向社会公示、实施中期评估、规划调整报告、违规追责制度,增强规划执行力,完善以控详规为主要内容的规划管理机制,确保规划落地。

第二节大力推广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

(一)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推进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全面打响横峰光伏、有机食品、中医药、全域旅游等绿色品牌。健全环境评价制度,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企业、项目的环境准入,坚持“一个一律、三个不准”原则,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和企业环保标准。深入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鼓励企业实施“三废”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推进园区低碳化、循环化改造。深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创新造林长效机制,实现生态产业化。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结构,以特色林业建设为主,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毛竹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实施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新兴产业,探索乡村森林小镇、乡村森林公园、乡村风景林建设。

(二)推进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完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实施“田长制”,严格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占优补优措施,制定政策激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土地资源的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改善能源使用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加强节能管理,建设节能型乡镇和中心村,积极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节能降耗水平。

(三)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提倡合理消费,塑造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积极引导居民广泛使用节能型电器、节水型设备、节约型交通方式,在全社会倡导俭朴节约的低碳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健康节约的饮食文化,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优先发展绿色交通,大力推广新能汽车,鼓励绿色出行。大力推行绿色殡葬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倡导丧葬文明新风尚。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争取取得垃圾分类改革试点县。

(四)推进公共机构创建节约型机关

大力推进全县公共机构创建节约型机关。推进节水型、节能型单位建设,着力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建立日常检查、定期督导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监督考核体系。着力推进绿色行动,规范办公用品采购、保管、领用程序,实施绿色采购、绿色化办公,开展绿色食堂创建。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公务用车中的配备比例。

专栏 9-1

01

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

横峰县林下经济种植及“林下三剩物”综合利用项目。林下种植1万亩、林下三剩物千万吨,林药种植及加工利用。

横峰县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购置前段设备、运输设备、末端处理设备,新建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

02

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横峰县垃圾分类改革项目。根据生活垃圾成分特点,按照大类粗分,简便易行的原则,基本建成符合实际、简便易行的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及分类处理的运行体系。

横峰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一体化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工程,完成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现全县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实现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

横峰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快城区治脏、治乱、治堵整治工程。改造城区里弄小巷雨污及环境整治;整治城区内岑山溪、天台溪水域及两岸环境整治);建设市政用水泵站;整治城区油烟排放;规范城区行业划行规市整治城区空调外机、各种广告沿线排水管,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一体化。

第三节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营造天蓝、水碧、土净的县域环境。加强文明制度建设,完善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十四五”期间,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两山理论实践基地”。

(一)加强生态环境修复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做好我县汇入信江岑港河、葛溪河、港边河等支河的综合治理,提高河段防洪标准,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工业矿山综合治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监管,推动尾矿、废石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打造绿色矿山。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育林。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管护工程,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深入实施“林长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我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严格外来物种管控。

专栏 9-2

01

生态修复及林业工程

横峰县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及珍稀树种保护与发展项目。总共55.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5万亩(重点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1万亩,油茶高质量发展项目人工新造油茶1.3万亩,重点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项目人工新造0.2万亩);更新造林4.5万亩(油茶高质量发展项目更新改造油茶3万亩,省级低产低效林更新改造珍贵树种0.5万亩,更新改造常规树种1万亩);退化林修复(补植补造)5万亩;新增封山育林6万亩,森林抚育5万亩;新建生物防火林带200公里,新建林区防火林道200公里,续建森林防火监测网系统30组;公益林管护32.1万亩(国家公益林15.1万亩,省级公益林17万亩)。

02

综合治理工程

横峰县省级工业遗产铺矿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对铺矿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绿化、填平、种植花草、建设新区、辅助配套设施等,打造火车旅游等项目。

横峰县煤矿采空区专项治理项目。采空区的地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有计划地使用充填或放顶封闭等手段开展采空区专项治理。

横峰县龙门畈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土地整治12万亩,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

横峰县自然保护地综合治理建设项目。自然保护地改造提升及落址落界,自然保护地综合治理3万亩。

横峰县岑港河与葛溪河综合治理项目。对岑港河、葛溪河河道及河岸线进行环境治理、生态修复40.2公里、生态湿地0.3平方公里,污染底泥清理36万立方米、生态护岸22公里,治理面积130平方公里。

(二)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促进环保监控智能化,建设横峰县智慧环保平台、横峰县污染源移动监控识别分析系统、横峰县城区噪声自动监控系统。深入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深化城市扬尘、餐饮油烟、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专项治理,全力推进城区烟花鞭炮禁放工作。大力治理光污染,建立“暗夜保护”工作机制,保护好“世界暗夜保护地·葛源”的暗夜资源。加强水污染防治,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产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管理,确保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以更高标准持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建立水陆共治、部门联治、全民群治的河流水库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全县主要河流全流域治理,全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向河、库排放污水和倾倒废弃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对河流沿线实行生态红线管控,确保横峰县域内河流水质持续稳定达标。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以耕地和建设用地治理为重点,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基础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不断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加强固体废弃物处置管控,完善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加快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及无害化处置体系建设。

专栏 9-3

01

01

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化工程

横峰县智慧环保平台项目。建设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监控系统、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系统、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环境监察与移动执法系统、环境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系统、生态环境网格化监控系统、环境数据中心系统,做好系统整合。

横峰县乡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在横峰县8个乡镇建设空气自动监测站。

横峰县城区噪声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在横峰县城内主要道路路口及居住小区周边设置噪声自动监控设施30套。

横峰县柴油车黑烟视频监控及识别系统建设项目。建设4套黑烟抓拍系统,包括黑烟车智能分析模块、高清视频采集电子抓拍系统及附件、数据综合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后台服务器。

生态文明气象服务工程。建设负氧离子监测站,申报中国天然氧吧;标准化人影作业基地建设;智慧气象工程建设。

02

污水处理厂工程

横峰经开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设横峰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三期,不断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横峰县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项目。新建一座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

03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横峰县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重点支持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利用等环节的基础设施,兼顾其他养殖场(户)和畜禽粪污处理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

(三)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门协调机制,进一步厘清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要求,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引入第三方评估,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共同治理的环境治理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环保督察”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落实和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建立健全企业发展评价体系,严格执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实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积极探索建立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实施县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第十章  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坚持民生为本,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落实惠民工程,增强人民获得感。

第一节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确保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稳步提升最低工资标准,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深化机关事业单位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加大向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倾斜力度,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完善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取缔非法收入。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第二节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

(一)推进学期教育加快发展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化布局、科学规划,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严格落实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调整办园结构、规范管理体制。继续大力发展公办园,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5年努力实现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积极扶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规范营利性民办园发展。健全学前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科学核定办园成本,制定并落实财政补助和收费政策,合理确定分担比例。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公办教师比例,依标配齐配足教职工,依法落实公办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政策。健全完善教师培养制定,创新培训模式,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科学保教能力。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源头管理、完善过程监管、强化安全监管。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全面改善办园条件,注重保教结合,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落实国家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支持企事业单位、城乡居民、社区、村以多种形式办好学前教育。

(二)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 高义务教育教育质量。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科学评价体系,坚决克服“五唯”顽疾,细化中小学校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全面消除大班额,城乡师资配置更加均衡,推动义务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义务教育的需求。落实控辍保学措施,确保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5%以上。积极适应人口变化以及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城区学校建设和乡镇寄宿制和小规模学校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探索实施智慧校园建设工程。

(三)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元发展

积极推动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强化师资和办学条件保障,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形成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做强中职教育、做大职业培训,以国家和省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契机,按照符合标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达标的要求,推进以中等学历职业教育为主体,兼具职业培训、教育体验、学习指导、劳动教育、社区教育等综合功能的职业学校建设,着力抓好横峰县中等职业技工学校和横峰县产教融合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建设。“十四五”期末,实现职业学校学位数与普通高中学位数比例大体相当。

(五)推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重视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面向全县招收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落实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

(六)推进继续教育多样化发展

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充分调动全社会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构建社会化、信息化、覆盖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将继续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和社会公益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利用县职教中心、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广泛开展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培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大学开展好开放式学历教育,特别是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培养和使用工作;加快发展城乡社区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学习活动。

专栏 10-1

01

学前教育资源工程

横峰县学前教育建设项目。新建机关幼儿园、农耕幼儿园及农村幼儿园11所,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新建教学、生活、活动用房。

02

义务教育工程

横峰县农村义教优质均衡建设项目。迁建港边中心小学、龙门霞坊小学,改扩建学校17所,总建筑4.3万平方米,新建教学用房17栋,宿舍楼13栋、改建食堂15所、运动场6片。

横峰县城区学校扩容建设项目。新建岑山中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改扩建横峰一小,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食堂、300米标准田径场、校门、围墙、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设施。

03

高中教育工程

横峰县高中教育建设项目。新建学校 1 所、改扩建学校 1 所,新建学生宿舍 2栋。总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

04

职业教育工程

横峰县产教融合职业学校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实训楼、食堂、宿舍、400米标准田径场、校门、围墙、绿化、亮化等相关配套设施。

横峰县中等职业技工学校。校舍建设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500平方米,实训楼3600平方米,办公用房及食堂1500平方米,学生宿舍3000平方米以及配套的其他附属设施等。

05

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

横峰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活动场馆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

第三节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一)积极推进健康横峰建设

推动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横峰建设为统领,健全健康横峰行动组织架构,明确责任主体和分工,强化各部门联动协作,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加强健康教育队伍服务能力,完善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评价体系。以健康横峰行动为抓手,提升全县群众健康素养。到 2025 年,全县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 25%。

(二)强化公共卫生防控体系

以推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契机,强化疾控中心能力

建设,新建疾控中心应急大楼,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设备装备,加大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提高检测检验能力。推进皮防所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县、乡镇(街道、场、办)成立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体系。完善以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主的公共卫生安全预警多点触发机制,提高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

(三)建立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构

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覆盖城乡医疗机构紧密型医疗联合体。

推进县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更新换代医疗设备,新建传染病大楼,加快补齐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短板。推进中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构建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快推进铺前中心卫生院、葛源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及业务系统建设。

(四)构建全民健康保障体系

加强疫苗采购和预防接种管理,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 95%以上。加强心脑血管、癌症、糖尿病等疾病防治,提高重大疾病筛查率和规范管理率。到 2025 年,癌症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 70%以上。建设“一老一少”项目,强化老年病、慢性病防治,构建覆盖城乡,涵盖婚前、孕前、孕产期、新生儿期和儿童期保健等各阶段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职业健康防护,通过创新科技应用、完善技术支撑,强化监管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精神心理健康规范化管理,加强精神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强化重性精神疾病救治管理报告。实现“十四五”期末人均预期寿命达78岁。

(五)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招聘引进和培养,每年招录医学类执业医师本

科生不少于 30 名,对确需人才,可自主公开招聘研究生、副高以上职称和学科带头人直接面试入编。探索对引进人才实行年薪制,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年薪可不少于 20 万。实行中高级离退休医师返聘政策,保障返聘人员的劳动待遇。实行“名医引进”政策,设立名医工作室,评选横峰县“十大名医”,打造名医品牌。各医疗机构每年要从医疗收入提取1-1.5%,用于人才培养、培训,对做出贡献的学科给予一定的奖励。实行“县聘乡用”和“乡聘村用”,充实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进一步细化绩效考核方案,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力争在“十四五”期内实现每千人口执业医师2.7 人。

(六)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加快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体育保障条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健身平台。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利用公园、河道等条件建设不少于5000米健身步道4条至5条,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所在地、行政村和55%居住户在50户以上自然村建有一块篮球场或全民健身设施,80%的乡镇、60%的行政村建有老年人体育活动场所。新建县全民健身中心1个,公共体育场3个,县级体育馆达到1个,实现所有乡镇、村建有全民健身场所,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完善和改革体育社会组织,激发全民健身活力。弘扬体育文化,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开展大众体育交流,引领全民健身开放发展。

专栏 10-2

01

县级医疗建设工程

横峰县人民医院扩建项目。扩建1.6万平方米医技大楼、五大中心建设,附属设施医疗设备购置。横峰县传染病建设项目,新建10000平方米。

横峰县中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急诊大楼1200平方米、感染性疾病病区1200平方米、慢性病中医康养中心3000平方米。

02

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工程

横峰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项目,8个社区服务站子项目建设。

横峰县疾控中心应急大楼建设项目。扩建1.2万平方米疾控中心业务、应急指挥中心用房,信息平台建设及设备配置。

横峰县“一老一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新建18000平方米老年人医养结合及慢性病管理中心和婴幼儿养育中心。

横峰县皮防所建设项目。改扩建3000平方米皮肤病性病防治中心。

横峰县老年病、慢病防治中心建设。面积7000平方米。

03

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

横峰县铺前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5000平方米。

横峰县葛源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门诊,住院、大楼共6000平方米,附属配套设施及设备采购。

其它八所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

村卫生室标准建设项目。

04

全民健身工程

峰县体育运动培训中心项目。占地面积约141亩,新建室内体育运动场馆。

横峰县岑山徒步绿道建设项目。

葛源、龙门畈、港边等8个乡镇公共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

第四节强化就业保障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健全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联动机制,将市场就业导向、经济转型升级需求和劳动者就业创业意愿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等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坚持分类施策,提高劳动参与率,着力培养新的就业增长点,扩大城镇就业规模,统筹城乡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十四五”期间,力争新增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

(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大力增加就业岗位、拓宽富民渠道,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旅游和服务业等三次产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的衔接,形成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加强就业政策与教育、社会保障等政策的衔接,促进就业政策的公平与公正。围绕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完善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促进多种形式就业,支持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业,重点推进规范化、职业化建设。加强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和就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公共就业信息服务。

(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返乡创业服务站”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为返乡创业提供便利。着力解决劳动者创业过程中融资难、税负重、门槛高等问题,加大创业资金支持,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及时兑现一次性创业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和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平台建设,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促进产业资源、创业资本、高端人才等创业创新要素和各类服务向创业平台聚集。

(三)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

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深入实施离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见习。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参与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再就业支持力度,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统筹城乡就业,健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强化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规范公益岗位开发和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等困难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尊重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市场主体地位,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规范就业中介服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支持行业协会建设,形成市场自律机制,促进政府、协会、市场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强化职业培训

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者和市场需求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市场配置资源、劳动者自主选择、政府购买服务和依法监管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在“十四五”期间,力争职业技能培训达到1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00人,技能人才达到1.5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到达800人,重点建设1-2处综合性培训机构,重点扶植1-2所民办培训机构。

第五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一)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确保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府责任,增强全民参保意识,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面落实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完善落实被征地居民的社会保障政策。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城乡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续接机制。深入落实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集体、政府三方共担的筹资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升医疗保障能力。完善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保障制度,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的住房需求,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积极推广“尊崇工作法”,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巩固和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积极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

(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统筹城乡低保。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逐步缩小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标准差距。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分类实施。进一步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强化供养责任,不断提高供养服务能力,努力实现到2025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完善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坚持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有机结合,建立“托底线、救急难”的快速响应机制。强化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统筹衔接,完善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城乡统筹机制,建立健全“救急救难”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加强重大疾病医疗等专项救助。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社会救济和社会互助、志愿服务活动。

(三)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统筹推进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优抚等福利事业发展,逐步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推动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统筹城乡居民住房多样化需求,加强棚户区、城中村和农村危房改造,着力解决城镇基本住房问题和农村住房安全问题。

专栏 10-3

01

保障性安居工程

横峰县经开区公共租赁房建设项目。新建400套租赁房,项目总用地面积2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分栋建设及道路工程、雨污管网工程、给排水工程、供电工程、燃气工程、绿化亮化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第六节  推进人口均衡发展

(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统筹建设城乡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加快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到2025年,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覆盖面达到100%。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通过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新建和升级改造农村敬老院,建设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培养壮大职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考核、职称评定工作。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老年医疗、老年康复护理和老年生活照料相衔接的机制。加强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设施建设,加快设施适老化改造,实现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养老机构等场所无障碍率达到100%。加强城乡老年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二)切实做好新时代计划生育工作

完善人口发展战略,优化和落实生育政策,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积极推进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降低,提高适龄群体生育意愿。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完善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口出生素质、健康素质、教育水平。大力发展三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力争实现“幼有所育”目标。

(三)切实保障特殊群体权益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统筹推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工程充分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提供基本保障,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及综合服务设施,提高残疾人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

专栏 10-4

01

失能人员、残疾人及养老综合服务工程

横峰县特困失能人员养护中心(社会福利中心三期)建设项目。建设面积约为13500余平方米,主要建设特困失能和半失能人员集中照护的综合性服务场所、配套附属设施及设备购置,新增护理床位300张。

横峰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建设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体育事业场所、残疾人协会、辅具适配、展示,就业培训等配套设施。

横峰县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用地约170亩、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养老服务场所、配套附属设施及设备购置,新增养老床位2000张。

横峰县乡镇养老院建设项目。按照一乡一院要求,在全县8个乡镇各建设一所平均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养老康复场所,总用地面积115亩,总建筑面积38800平方米,投资2.10亿元;将新增养老床位约1170张。

横峰县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在全县各乡镇建设63个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平均建设面积200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12600平方米,总用地面积约126亩,将新增养老床位约630张。

02

幸福小镇建设工程

横峰县铺前幸福小镇建设项目。铺前火车小镇建一所医养结合养老院,建设有4栋老年公寓和1栋医养综合用房等配套服务设施,绿化面积达1万平方米,健身场地1万平方米。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同时利用子女探望父母,带动小镇旅游业,把铺前火车小镇打造成中高档集医养、休闲旅游一体的幸福小镇。

第十一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积极面对新业态、新思维、新诉求、新变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以加强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访维稳等工作为着力点,健全社会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形成多元主体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新局面,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积极争创全省乃至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

第一节推进法治横峰建设

坚持从横峰县实际出发,把法治建设融入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法治功能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平安横峰、幸福横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到2025年,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和法制框架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公共权力依法规范运行,法律实施更加落地,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司法公信力显著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充分彰显,公民法律素质、社会诚信度、社会安全感和法治环境质量、法治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富有横峰县特色的法治文化全面形成。

(一)加强法治廉洁政府建设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落实行政决策程序,进一步规范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风险评估、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程序,加大对制定、发布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监督和管理力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权力制约监督,健全问责机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依法治县工作的督导考核,不定期对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与检查考核工作。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依法治县工作网络强化法治工作培训,每年定期组织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常态化政治性警示教育,加强政治巡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设廉洁横峰,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积极开展廉政教育,筑牢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二)强化司法行政能力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司法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完成横峰县公安局基层派出所、横峰县公安局警察教育训练基地、横峰县人民检察院葛源检察室、横峰县人民检察院兴安检察室、横峰县人民检察院业务用房等建设项目,改善基层法制人员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理想信念和政治品格教育,进一步提升法治队伍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培育和弘扬司法行政职业精神,积极开展以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岗位培训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加强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建设一批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专栏 11-1

01

派出所建设工程

横峰县公安局基层派出所建设项目。计划建设横峰县公安局司铺、港边、青板、新篁、经开5个派出所。

02

横峰县公安局警察教育训练基地建设工程

03

横峰县公安局技术侦察平台信息化建设工程

04

人民检察院业务用房建设工程

横峰县人民检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新建4900㎡人民检察院业务用房、1200㎡葛源检察室及1200㎡兴安检察室。

(三)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进一步加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力度,积极开展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及时化解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提高依法调解的效力。“十四五”期间,力争全县规范化调委会达到100%,全县人民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

(四)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法治意识。切实抓好“八五”普法工作规划和组织实施。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加大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提升宣传教育水平。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以案释法制度,不断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实效性。

第二节推进平安横峰建设

(一)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严格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和制度安全,严防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错误思潮。强化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二)提升社会治安管控能力

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加强群防群治,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公安基础能力提升工程,加大公安系统(含交警、消防)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化系统运维保障,提升科技信息引领新时期警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技术侦察平台信息化建设,提升公安机关防范和打击能力。 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加强日常排查走访、重点人员衔接管理等,排查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加强网络舆情引导,严厉打击网络造谣煽动、串联聚集、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加强刑满释放安置帮教人员管理教育帮扶,健全完善刑满释放安置帮教工作网络。加强平安建设宣传工作,提升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积极开展安全感满意度测评,提升居民平安法治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工作。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横峰。

(三)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坚定不移推动打击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常态化,建立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深入排查整治黑恶势力易于滋生、屡打不绝的重点区域。坚持齐抓共管,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把打击“保护伞”与侦办涉黑涉恶案件结合起来做到黑恶势力犯罪案件与“保护伞”案件同步侦查。坚持高位推动,强化担当担责,层层压实责任,严格督查考核问责。严格执行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有关通报制度实现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节的全程监督。

(四)加强信访维稳工作长效机制建设

全面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制信访。建立完善信访信息综合平台,把网上信访打造成群众信访的重要渠道。积极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加强初信初访办理工作,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推动信访问题在基层解决。强化信访工作机制创新,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建立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约访的工作制度,实行领导约访制度和“每周有约”活动,提高化解信访问题的针对性。加强政法机关与信访部门的衔接配合,着力解决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终结移交问题,落实好终结案件的帮扶救助、教育稳控和矛盾化解等工作。

(五)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治理。大力推广企业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一报告、双签字”、监督检查“双随机、一公开”办法。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双百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完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积极培育和扶持第三方提供规范的安全技术服务,推广安全生产责任险、政府购买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等制度。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开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消防、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建立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第三节推进信用横峰建设

重点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完善信用运行机制和监管体制,培育有良好信誉的信用服务机构,加快推进重点专项信用治理和改革,让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

(一)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

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基础库。持续推进横峰县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和网站建设,完善和更新平台功能。建设信用中国(上饶横峰)网站,加强信用大数据监测。横峰县人社局、人民银行横峰县支行、县公安局及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做好横峰县居民征信信息记录工作,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企业和非企业组织唯一标识代码,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公民标识代码,分步建设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自然人为分类的三大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按照政策需求建设重点领域、重点职业等专项数据库。

(二)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力度

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加强校园诚信教育。由横峰县委宣传部牵头,网信办、人民银行横峰县支行、县教育体育局、县司法局、县文广新旅局等负责,结合网络诚信宣传日、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诚信兴商宣传月等重要时间,深入开展诚信专题宣传活动,集中宣传信用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和诚信典型人物。推动校园信用建设,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相关课程中增加诚信教育内容,加强学生信用信息记录,完善个人信用档案。

(三)深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加快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依法依规建立联合惩戒措施清单,动态更新并向社会公开,形成行政性、市场性和行业性等惩戒措施多管齐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失信联合惩戒大格局。

(四)强化信用体系建设督查考核

强化对信用体系建设的督查考核,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评估。细化目标责任,制定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和有效落实。

第四节  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

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以及群众自治的领导,推进“党建+幸福小区”建设,抓实网格化党建工作,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引领基层各类组织自觉贯彻党的主张,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正确方向。

(二)深化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积极探索与新型社区相适应的管理服务新路子,推进服务型、参与型、互动型社区建设,着力把城乡社区建成加强社会管理、提供社会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的综合平台。建立健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拓展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广泛开展面向社区全体居民的就业、社保、卫生、文体等便民利民服务,努力实现全县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加强社区治理创新,建立健全“三社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引导政府有关部门、驻区单位、社会组织、物业机构、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社区治理。转变考核评价方式,扩大基层群众、企业和社会参与的考核比重,把公众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三)加强基层治理人才支撑

建立基层特殊引才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待遇,引导和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聚集。加强社区干部管理培训,提升社区干部队伍质量。推进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提升,力争横峰县每个城市社区至少有1名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每个农村社区有1名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积极引导志愿者参与服务基层治理,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完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推进志愿者制度化建设,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到2025年力争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20%。

(四)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

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社区专业调处类等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区共治自治。完善社会组织服务体系,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完善和改进政府监管方式,扩大社会监督渠道,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加强对社会组织资金的监管。深入推进社会组织与居民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服务活动。

第十二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大步迈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坚持规划权威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协调规划实施,明确工作分工,把握工作进度,强化规划实施跟踪和评估,合理动态调整规划,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

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加强党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制度化建设,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提高依法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能力。强化全委会决策和监督作用,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努力改进领导方式,提高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着力推进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横峰,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充分激发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强化要素支撑

为确保规划任务的实施,应从政策、财政、战略资源、重大项目等不同环节做好配套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围绕发展的重点领域,密切联系发展实际和宏观环境变化,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制定和协调落实,为各项发展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财政保障。编制实施好年度财政预算,为规划实施和目标任务完成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增强财政保障和支付能力。合理安排基本建设预算,保障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三是强化战略资源支撑。切实加强人才、土地、能源、重要商品物资等战略资源管理,为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城乡安全运行、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基础。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亟需的高端领军人才、紧缺专门人才、创新型人才。四是强化制度项目支撑。加大力度支持重大项目的谋划与落地,完善重大项目储备、投融资、审批等。积极争取国家或省市政策支持,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及土地供应安排,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

第三节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完善规划体系,促进规划间合理衔接。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统领,强化规划纲要作为制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以及相关政策依据的重要地位。发挥规划纲要对城镇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确保各级各类规划与规划纲要在总体要求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合理,确保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落到实处。强化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全程监测、跟踪。完善政府职责事项和约束性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完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根据发展实际,按程序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第四节  形成规划实施合力

加大宣传推介。通过政府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介,开展规划宣传和公示工作,广泛征求县人大、县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各级政府要组织学习活动,让规划的理念和目标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规划实施的浓烈氛围。拓宽公众参与渠道。提高规划信息的透明度,实施规划全过程的公众参与,积极借助各类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力量,运用市民论坛、政策咨询、学术研讨及微信、微博等为横峰县“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健全规划重大事项实施情况公开机制,为公众及时获取各类发展信息提供渠道,激励公众积极参与横峰县经济社会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规划落地的强大合力。

第五节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围绕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促进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贯通融合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四责协同落实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推动制度效能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廉洁横峰建设向纵深发展,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县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促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在建设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发展作示范,在推动全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上勇争先,为建设三优”幸福新横峰、打造“可爱的中国”摇篮而不懈奋斗!


相关附件:
  • 横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doc